破除慢跑4大迷思
1、 跑步會讓腿變粗?
小腿的粗細與天生的肌肉形狀有關,若是非運動員的肌肉形狀就與先天遺傳因素相關,與跑步關係不大,長期慢跑並不會讓小腿變粗。練出大小腿肌肉,主要看跑速快慢,若追求速度的短跑容易讓小腿跑出肌肉。但慢跑除了有助減重外,持續慢跑還會讓腿部瘦下來。
2、 跑步容易傷膝蓋?
常聽說跑步膝蓋要承受走路 3 倍的重量,因此會傷膝蓋,但其實若膝蓋本來就健康,慢跑是不會傷害膝蓋的(1)若原本膝蓋就有受傷,該不該跑步就要先徵詢醫師意見(2)若跑步造成關節軟骨或肌腱韌帶損傷,往往與跑速、時間、暖身不足、場地不適合、跑鞋選擇等 5 種原因相關。
慢跑並不會增加關節炎產生的機會,反而可以促進軟骨代謝、強化骨質,進而強化關節。
3、 跑步要持續半小時之後才能開始燃脂?
人體內的糖分與脂肪是以混合的方式在供能的,幾乎不存在某種運動只燃燒葡萄糖或只燒脂肪的現象,而是因運動強度會有不同的供能比例。當在低強度活動時,脂肪供能比例相對高,糖供能比例相對低;在高強度活動時,則脂肪供能比例相對低,糖供能比例相對高,與必須持續半小時以上並沒有關係。

4、 跑步沒辦法讓人變瘦?
慢跑30分鐘可以消耗250大卡的熱量,若想消滅 1 公斤的脂肪,起碼得跑足15個小時,也就是維持 1 個月才能達到目標。慢跑時遇上減重撞牆期,可以試著改變跑速,進行快跑一段,慢跑一段的變速跑,或是搭配有氧操、跳繩,以不同強度的運動協助跨越體重下降停滯期。

Made on
Tilda